我的位置: 首頁 > 省直 > 正文

洪流中挺起的藍色脊梁 ——黔東南州從江縣稅務干部抗洪救災顯擔當

2025年6月24日,位于都柳江畔的從江縣城啟動了防汛應急I級響應。黔東南州從江縣稅務局干部職工聞“汛”而動,多措并舉開展抗洪救災工作。

 

薪火相傳的防汛“指揮部”

 

6月24日凌晨,洪水漫過警戒線時,從江縣稅務局新任局長石明信正踩著淤泥沖向辦公樓。這位履新不到24小時的“新兵局長”,還沒來得及和全局干部職工見面,就扛起了鐵鍬、搬起了沙袋。

 

從江縣局黨委書記、局長石明信應退休干部求助幫助轉運物資及時撤離。.jpg

從江縣局黨委書記、局長石明信正在轉運物資


這位火線上崗的新局長剛來就奮戰(zhàn)在抗洪搶險一線,另一位73歲的退休老局長石碧玉也正抱著檔案箱在積水中跋涉。


石碧玉雖已退休數(shù)年,心卻從未離開。家人極力勸阻,但他那句“稅務局就是我的家”擲地有聲。他用布滿老繭的手指著剛從淤泥中搶救出的物資,對石明信說:“洪水沖得走東西,沖不散人心?!?/p>

 

在兩位“石局長”帶領下,全局迅速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搶險隊”“巾幗后勤組”三支隊伍,有條不紊推開防汛救災工作。兩代稅務人的身影在防汛圖上重疊,勾勒出一條一脈相承的藍色脊梁。

 

時間回到6月24日第一次洪峰過境時,在縣局大樓深處,青年黨員馮光成正蹚著快齊胸的洪水艱難跋涉,渾濁的激流裹挾著雜物撞擊著他的身軀。在確保辦公區(qū)所有干部職工全部安全撤離后,他和幾名年輕黨員組隊折返,只為搶救出那些沉甸甸的票證和檔案。

 

馮光成同志來不及顧清理自己被洪水吞噬的宿舍,全身心投入到縣局救災工作中。.jpg


在二樓檔案室,馮光成和隊員們借著應急燈的微光,在漂浮的辦公家具間架起人梯。當最后一批票證傳遞到安全地帶時,混著泥沙的洪水已淹到了他的下巴。轉移完物資,他又在黑暗中跋涉一小時繞行險路,準時抵達政府了部署的抗洪搶險夜班值守點,守護縣城百姓安全。

 

與此同時,在遠離縣城但緊鄰都柳江的巨洞村,從江縣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90后年輕干部袁振琳爭分奪秒組織群眾轉移,挨家挨戶排查險情,渾然不知自己縣城老街的家,已被洪水吞噬。當洪水退去,消息傳來,他背過身去,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涌的情緒。轉過身來,又堅定地帶領村民抓緊清淤自救:“村子還在,人都在,家就能重建!”

 

陸凱連同志提前結束產假,迅速投入縣局災后清淤工作。.jpg

陸凱連提前結束產假,迅速投入縣局災后清淤工作。


“她力量”筑起暖心堤壩

 

“你們要做好損毀設備登記和拍照,以便申報企業(yè)所得稅設備報損稅前扣除?!?月25日一大早,從江縣丙妹稅務分局副局長喻琴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漿走進聚能世紀廠房。

 

在鳳和祥農業(yè)基地,喻琴脫掉外套鋪在潮濕的辦公桌上,現(xiàn)場輔導企業(yè)申報?!熬魮p失按農產品核定扣除。”她邊說邊在表格上勾畫。

 

同一時刻,縣局大院里的陸凱連正用鐵鍬清理排水溝。產假尚未結束的她,把孩子托付給婆婆后直奔單位。汗水順著她的發(fā)梢滴在淤泥上,和雨水混在了一起。

 

截至6月28日,喻琴團隊已走訪全縣受災企業(yè)7家,辦理稅收優(yōu)惠申請4筆;陸凱連與同事一道參與清理辦公區(qū)域400平方米,經手的30份檔案無一受損。

 

退休干部石碧玉同志(左一)與干部職工共同轉移單位底樓物資。.jpg

退休干部石碧玉同志(左一)與干部職工共同轉移單位底樓物資。


跨區(qū)域馳援的“稅務溫度”

 

受災次日凌晨,一輛滿載救援物資的車輛駛入從江縣城,受省稅務局黨委委托,黔東南州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鄭華兵率隊第一時間趕赴從江,一跳下車就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漿直奔縣局辦公樓,“大家一起清點物資!”他掀開防水布,露出消毒液、膠鞋、手套、鐵鍬以及應急食品。

 

天剛亮,黎平縣稅務局主要負責人杜彬彬帶著15名稅務干部也及時趕到集中匯合。鄭華兵安排道,“分三組,一組清淤,一組消殺,一組后勤保障……”

 

截至6月28日晚,全州稅務系統(tǒng)已為從江縣局調撥救災物資近五百件,派出支援力量58人次。

 

藍色防線永不撤退

 

當6月24日洪災的淤泥尚未完全洗凈,6月28日14時,都柳江再傳險情,在洪水咆哮的倒計時下,全體稅務干部肩扛沙袋沖向壘堤前線,筑起守護家園的堅強堤壩。

 

同時,為確保沿河居民及時安全撤離,16名稅務干部分組挨家挨戶提醒。3小時內,94名群眾安全撤離,5輛??吭诮瓰I的車輛逐一轉移。

 





來源 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

通訊員 廖東進 周莉 覃恩歡

編輯 朱夢怡

一審 王敦毅

二審 周偉斌

三審 王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