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頁 > FAST > 正文

貴州百年非遺制茶技藝巴黎獨顯文化魅力 Guizhou’s Century-Old Tea-Making Heritage Shines with Cultural Charm in Paris

WechatIMG9678.png


1.jpg


5月6日,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館舉行的第119屆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傳承百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牟氏茶制作技藝”和貴州“春秋茶”亮相。


“這是中國茶,這是貴州茶,產(chǎn)自世界上獨具‘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云霧’的北緯27度黃金產(chǎn)茶帶。”展位上,中國制茶大師、牟氏茶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牟小玲一邊投茶、沖泡、出湯、分盞,一邊向品鑒者詳細介紹貴州茶。


2.jpg法國民眾品嘗來自貴州的茶。(圖/受訪者提供)


展位上,茶品琳瑯滿目,全是“春秋茶”壓箱底的寶貝。有綠茶系列的銀寶石、雀舌報春、春秋毛尖等,有紅茶系列的紅寶石、春秋紅等,有其他品類的春秋烏龍、春秋白茶、六窨茉莉花茶等,產(chǎn)品皆達歐盟標準,是貴州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


“我們以前介紹茶,很少介紹制茶工藝?!蹦残×嵴f,這一次她從文化的角度介紹牟氏茶制作技藝,讓制茶技藝從幕后走上前臺,沒想到外國人特別感興趣,更加對中國茶充滿了向往?!捌鋵崳覀冋故窘o世界的,不僅僅是驚艷的茶品,還應(yīng)該有魅力獨具的制茶技藝,和融合在茶品與茶技中的茶文化?!?/p>


“牟氏茶制作技藝,發(fā)端于我的爺爺,成型于我的父親,傳承與創(chuàng)新于我這一輩的幾姊妹,現(xiàn)已經(jīng)傳至第五代。”牟小玲說,貴州作為世界茶源地,牟氏茶制作技藝是貴州茶人在百年事茶中技術(shù)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代表性縮影。


牟小玲的父親牟應(yīng)書,被譽為“黔茶泰斗”,終身事茶,為貴州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在牟應(yīng)書帶領(lǐng)下,牟氏家族四代14人從事茶產(chǎn)業(yè),其中有3名國家高級農(nóng)藝師、2名國家一級茶藝技師、3名國家一級評茶師、1名中華茶人、1名中國制茶大師,創(chuàng)建了“春秋茶”品牌,研制出了“綠寶石”“銀寶石”“紅寶石”“雀舌報春”“春秋毛尖”等系列黔茶精品,牟氏家族在茶界又被譽為“黔茶第一世家”。


“我是唱歌劇的,我來為中國茶唱一支歌吧!”一位法國歌劇演員,在品嘗“春秋茶”和聽到“牟氏茶制作技藝”的傳承故事后,非常激動,現(xiàn)場唱起了悠揚的法國“搖籃曲”,以表達對中國茶的喜歡和贊譽。


“好香!”端起品茗杯,外國友人就豎起了大拇指。一杯“春秋毛尖”,鮮爽甘潤,滿口生津。一杯“春秋紅茶”,一杯“春秋烏龍”,一杯“春秋白茶”,香氣不同,湯有其色,韻味各具,幾杯品下來,頓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輕風欲歸去”之感,貴州茶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讓外國友人紛紛折服。


4.jpg“牟氏茶制作技藝”和貴州“春秋茶”亮相巴黎。圖為參展者合影。(圖/受訪者提供)

   

本次展覽會上,中國外文局聯(lián)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及來自廣東、河南、浙江、山西、貴州、甘肅等地10家宣傳文化機構(gòu)和30家科創(chuàng)企業(yè),共同舉辦了2025“遇鑒中國”中華文化主題展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以“中國風·中國潮”為年度主題的展覽,展現(xiàn)中國文化新形象、中華文明新風尚。


牟小玲說,好茶會說話,一杯“春秋茶”,讓貴州茶“高山味”盡顯。好茶無國界,雖然在現(xiàn)場大家語言不通,但品茶后的身體語言和舉止神態(tài),透露出喝茶后的愉悅,一片樹葉,讓遠隔萬水千山的各國愛茶人,瞬間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茶是文化使者,就這樣照進了現(xiàn)實。


2013年,春秋茶文化傳播中心成立了駐法國辦事處,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產(chǎn)品的國際交流傳播,曾多次參與貴州省對外友好協(xié)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出的茶文化宣傳活動,連年參加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讓牟氏茶制作技藝和黔茶從深山走向海外。


據(jù)悉,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創(chuàng)辦于1904年,原名“巴黎萬國博覽會”,是世界上歷史悠久、規(guī)模最大、享有盛譽的綜合性展會之一,也是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形象展示和全球文化推介平臺,今年展會將于5月12日結(jié)束。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左國輝 趙宸培

素材來源/春秋茶文化傳播中心駐法國辦事處

編輯 張瀚文

二審 龐博 陳大煒

三審 許邵庭